坦白的讲,2018年苏州楼市表现得异常优秀。
1
环长三角城市,在持续限价下导致了价格预期降低,苏州周边城市如上海、合肥等地的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触顶回调的情况,二手房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。

再来看看苏州的情况,限价盘毫无疑问很火热,价格倒挂有利可图,特别是园区湖东板块的2018年底的一波,苏州中心、唐宁府、国金中心、上东区,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,这是苏州楼市的高端输出。
在刚需层面,太湖旅游度假区板块、甪直、吴江等区域在限价之下毫不意外的成了刚需重地,小面积、低总价的房子也成了香馍馍。
当然让人感受到热度的同时,诸如浒关等地的高价地项目则被持续冷冻,以楼面价来定房价的方式失效了,得不到市场的认可。不少项目都在亏本销售以期能够快速回笼资金,但效果并不佳。
但总体来看,苏州并没有像周边城市那样出现整体的价格下调,整个市场“稳”字当头,部分项目在周边高价项目的带领下还出现了一定的上扬。
以上就是2018年苏州楼市的情况。
2
2018年苏州楼市能够一枝独秀的原因苏州君觉得是苏州调控前置所造成,在2017年全国二线城市还在延续疯狂下,苏州踩了急刹,也为2018年楼市的稳提供了空间。
那么,2019年苏州的楼市方向如何转可能就成了众多购房者所关注的点,今天就来分析一下。
楼市和任何市场行为在本质上都无异,只是关注度更高而已,支撑的条件就两个:需求与供给。
先来看需求,苏州市场容量到底能有多大,真实的情况很难统计。
刚性需求在不断累积,投资性需求最无常,不要以为这个社会有钱人少,2018年园区的那波热潮就表明,有钱人多得是,楸准时机,他们会毫不犹豫的下手。而资本的最大依据就是价格预期。
所以我们从刚性需求和价格预期来看看。
3
目前苏州刚需总价段大概在150-200万左右,首付也就是在45-60万之间,月供利息以30年期上浮20%来计算,每月的还款金额在6214.5-8286之间,在掏空钱包后,生活在苏州,如果有小孩,每月的家庭收入至少要达到15000-20000之间。
从收入来寻找对应主体客群,主要购房者可能就是在苏州成长性较高的大学生人才群体。
那苏州每年引入多少人才群体来苏就业呢?
根据苏州市人社部门2018年5月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:
2017年,苏州引进人才数量15.40万人,人才总量突破260.01万人(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及其他相当人员),其中高层次人才(研究生学历或高级以上职称及其他相当人员)数为22.29万人。
而根据诸葛找房发布的数据来看,2018年全年苏州是住宅销售量为74188套,二手房成交量为81743套,累计成交量为155931套。
人才引进数量和住宅成交量出奇的一致。也就从购买力、需求和成交几个数据上来看,这是匹配的。
但如果剔除改善住房和投资性需求后,还是会有众多的刚性需求被压制,所以刚需房依然会有强劲且持续的需求。
4
再来看下价格预期。
先来说政策,中国楼市里政策是一道绕不过的坎,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行业的沉浮。2016年后半段至2018年底,持续近两年的全方位的高压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很大。

但在2018年底“因城施策”的调控方针有了苗头,部分城市或公开或隐秘的进行政策的调整,一定程度上有着松绑的意味在里面,而银行上浮利率的下调则是另一方面上的体现。这是整个地产行业的新变化。
近期和很多开发商接触下来,给我的感觉就是,他们的预期在不自觉下上升了,开发商的信心又回来了。
2019年1月4日和今天的两场土拍其实也能够看出一些端倪来。
其中1月4日那场相比于去年的土拍地价成交和流拍的情况,竟然出现了175轮的报价,虽然并未突破区域的天花板,但至少证明开发商敢拿地了。
链接:2019苏州首拍!狂揽129亿!开发商的信心回来了!
而今天的这场土拍,则又出现了不少超出预期的情况,2018年10月流拍的地块,仅仅相隔三个月,今年的就出现了28%的溢价率,也就是说同一块地,相隔3个月,拿地成本就多出了9个亿出来,一切都表明开发商对市场有信心了。
链接:苏州土拍强心剂!“86天前流拍的那块地,今天加价9.1亿卖掉了!”

再来从项目讲讲,之前2016年出让的很多高价地将在今年面世,即使考核成本进行限价,价格依然不低,会潜移默化的改变购房者对苏州房价的认知。
当然,一个东西的价值并不在于你给它贴多少的价格,而在于市场对你给它贴的价格的认可。一旦客户不认,就难免会出现横盘的现象,于是又会出现部分项目降价销售的情况,降低区域价格认知。
所以对于2019年的苏州楼市,当下看到的情况是,刚性需求不缺,政策有潜在利好,开发商信心满满,但市场却依然充满了很多未知。